歐洲力挺商用車混合動力技術
第62屆漢諾威商用車展反映出一種明顯趨勢,歐洲的客車和卡車生產商已將目光聚焦在混合動力技術上。他們認為,混合動力是距離市場最近的節(jié)能減排解決方案。換句話說,混合動力客車和卡車增加的成本最少,能夠最先達到量產目標。記者注意到,德國奔馳和曼、瑞典沃爾沃、日本日產、波蘭索拉麗斯等企業(yè)都展出了混合動力車型。
混合動力產品競相登場
奔馳展臺可以用氣勢恢宏來形容。他們將14號館和15號館打通,展出數十款卡車、客車和專用車,僅混合動力車型就達十幾款。其中,用于長途運輸的混合動力卡車AXOR備受關注。它采用并聯方式,車重只增加了155公斤,根據不同的路況和駕駛習慣可以達到節(jié)油4%~10%的效果。在露天展場,奔馳還展出了混合動力公交車。奔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在不久的將來,他們還將推出針對客運市場的混合動力客車。
沃爾沃卡車公司展出了首款重型混合動力垃圾車———VolvoFE Hybrid。該車于今年4月首次亮相,曾在瑞典經過兩家垃圾收集公司的測試,可節(jié)省燃料20%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?,F場工作人員說,混合動力垃圾車使用電動機驅動時完全沒有尾氣排放和噪聲。這對垃圾車來說很重要,因為它們通常一大早就在建筑密集的區(qū)域工作。
曼和索拉麗斯展出了混合動力客車,日產展出了混合動力輕卡。
中國應該何去何從
歐洲客車與卡車制造商將節(jié)能減排技術重點指向混合動力,那么中國呢?這是每一位置身于展場的中國觀眾最直接的疑問。
記者在ZF展臺見到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王健。他對記者直抒胸臆:“我們的政府和企業(yè)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商用車的新能源技術路徑?毫無疑問,純電動車比混合動力車的節(jié)能減排效果更好,但在電池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前,混合動力技術離市場更近。最關鍵的是,混合動力技術增加的成本最少,容易讓消費者接受。”
“發(fā)展電動車的方向沒有錯,我們還要緊鑼密鼓地進行下去。同時,開發(fā)混合動力技術的腳步也不能放慢。國內一直有一種說法,在傳統(tǒng)車用內燃機方面我們落后了,新能源汽車將是我們追趕和超越的機會,不能放過?,F在,歐洲商用車企業(yè)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加速前進,我們決不能落后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專家向記者表達了他的觀點。
記者在展場見到中通客車技術處處長孫金明。他告訴記者,中通純電動客車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是,電池巨大的重量與底盤的承載能力存在矛盾。ZF A-AXLE系統(tǒng)全球副總裁Rainer Klemm認為,如果電池過重,將降低客車的載客能力。一款不能拉多少人又跑不了太遠的純電動車,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同。
大金龍副總經理徐向東告訴記者, 他們近年來一直在從事新能源客車的研發(fā),目光不僅局限在純電動客車上。
記者注意到,前來參觀本屆漢諾威車展的中國商用車及零部件企業(yè)很多。相信在了解到商用車技術前沿陣地歐洲的最新發(fā)展趨勢后,每家企業(yè)都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。對此,我們將繼續(xù)關注,并進行追蹤報道。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m.cpehywm.cn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客車網,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m.cpehywm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客車網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:copyright#chinabuses.com
-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[09-24]
- 海外一線堅守者,點亮世界“安凱紅”[09-14]
-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(tǒng)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[08-30]
-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[08-29]
- 行業(yè)觀察|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?[08-28]
- 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?[08-27]
- 產品推介+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(墨西哥)舉行 [08-23]
-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: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(yè)文化故事④[08-19]